食品文化选修课,选修课营养与健康主要讲哪些
编辑:达摩居
2025-04-17 15:32:06
浏览:4次
达摩居算命网
《食品营养与健康》作为一门文化选修课,主要围绕食品营养学基础知识、膳食结构、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预防等内容展开。以下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模块及具体知识点,结合多个高校教学大纲和课程资源总结而成:
一、营养学基础理论
1. 六大营养素与能量平衡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如蛋白质互补作用、必需脂肪酸的种类等)。
能量代谢与人体需求:能量消耗计算、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热系数(如1g蛋白质产生4kcal能量)。
2. 食物的营养价值
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豆类等不同类别食物的营养特点及合理利用方法。
食品加工与储存对营养成分的影响(如维生素在高温下的损失)。
二、健康饮食实践

1. 膳食指南与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核心准则,如“平衡膳食宝塔”和“餐盘计划”的解读。
不同人群(孕妇、老年人、青少年等)的营养需求及膳食调整原则。
2. 饮食误区与科学方法
常见误区:如“只吃蔬菜水果减肥”“完全拒绝脂肪”等危害分析。
实践方法:定时定量、多样化饮食、控制油盐糖摄入量等。
三、营养与疾病预防
1. 慢性病与饮食干预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营养防治策略(如低盐低脂饮食、膳食纤维的摄入)。
癌症预防:抗氧化食物(如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的选择与风险控制。
2. 饮食与免疫功能
营养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如维生素D与抵抗力)。
四、健康生活方式
1. 运动与营养结合
运动前后的饮食建议(如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蛋白质修复肌肉)。
2. 心理健康与饮食
饮食对情绪的影响(如色氨酸促进血清素合成)。
3. 睡眠与环境因素
良好睡眠对代谢的促进作用,以及食品安全与有机食品的选择。
五、实践与技能培养

1. 膳食调查与营养配餐
24小时膳食回顾法、称重法等调查方法,以及个性化食谱设计(如糖尿病患者的低GI饮食)。
2. 食品标签解读与选购
营养成分表分析、高盐/高糖食品的识别技巧。
课程特色
跨学科融合:结合化学、生物学、医学知识,解析营养与健康的科学逻辑。
案例教学:通过肥胖症、糖尿病等真实案例分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政融入:强调健康中国战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营养问题(如老龄化、慢性病防控)。
考核方式
通常包括课程论文(如分析个人膳食结构)、团队大作业(如设计营养配餐方案)和课堂讨论(如辩论“快餐是否应被禁止”)。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章节(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或“特殊人群营养需求”),可参考课程教材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或《饮食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