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_2025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编辑:达摩居
2025-04-17 14:08:21
浏览:5次
达摩居算命网
一、高频古代文化常识
1. 官职与制度
有司:官吏通称,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九宾: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九名傧者传呼宾客上殿。
太学:汉代始设的全国最高学府,明清改称国子监。
孝廉:汉代举荐人才制度,明清成为对秀才的雅称。
致仕:官员退休,与“乞骸骨”同义,但后者更强调年老辞官。
2. 礼仪与习俗
斋戒:祭祀或大礼前的沐浴、独居、忌荤腥等行为。
五服:丧服制度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体现亲疏关系。
黄门驸马:错误解释为“宫门守卫”实为皇帝女婿的称号。
3. 科举与教育
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六艺: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周代教育指礼、乐、射、御、书、数。
4. 天文历法与科技
干支纪年: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编订,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四大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活字印刷(北宋毕昇)、(唐末军事化)、指南针(北宋罗盘)。
二、历史必背知识点
政治制度演变
1. 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分封对象:宗亲、功臣、先代贵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维系家族权力传承。
2. 中央集权发展
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顶峰。
经济与社会
1. 农业与手工业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出现,推动小农经济形成。
手工业经营形态:官营(垄断)、民营(商品化)、家庭(自给自足)。
2. 赋税制度
两税法(唐):按资产和田亩征税,减轻人身控制。
一条鞭法(明):合并赋役,折银征收。
思想文化
1. 百家争鸣
儒家:孔子“仁”、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并施”。
法家:韩非主张中央集权与法治,影响秦制。
2. 科技著作
《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现存最早农书。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三、易错点与辨析
1. “六艺”的双重含义:周代指礼乐射御书数,汉代后指六经。

2. “御史”职能变化:战国为史官,秦代后为监察官。
3. “太牢”与“少牢”:太牢含牛、羊、猪,少牢仅羊、猪(非牛)。
4. “梨园”代指戏曲界:源自唐玄宗在梨园教练艺人。
四、复习建议
1. 分类记忆:将官职、科举、礼仪等分模块整理表格。
2. 结合真题:参考的100题练习,强化高频考点。
3. 时间轴梳理:如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

更多完整内容可参考《一本书备考古代文化常识》及历史必背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