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精神障碍包括哪些_精神障碍六大类有哪些
编辑:达摩居
2025-04-17 15:36:58
浏览:4次
达摩居算命网
文化相关精神障碍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或表现特殊的心理行为异常,其症状、病因或表现形式与特定文化信仰、习俗或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根据国际分类系统(如DSM-5和ICD-11),常见的文化相关精神障碍包括以下类型:
1. 文化束缚综合征(Culture-Bound Syndromes)
指仅在特定文化群体中出现的心理或行为异常,例如:
缩阳症(Koro):主要见于东南亚文化,表现为对生殖器收缩的极度焦虑,认为可能导致死亡。
附体障碍(Possession Syndrome):常见于非洲和南美地区,患者认为被神灵或鬼魂附体,出现身份解离或行为失控。
神经衰弱(Shenjing Shuairuo):在中国文化中,表现为疲劳、头痛等躯体症状,常与“气血不足”等传统医学观念相关。
2. 文化适应相关障碍
如移民或文化冲突引发的适应障碍,包括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焦虑、抑郁或身份认同危机。
3. 宗教或仪式相关障碍
某些宗教仪式可能诱发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例如过度禁食或冥想导致的解离状态。
4. 创伤与文化应激
如战争、殖民或文化压迫导致的历史创伤综合征,表现为群体性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变体。
二、中国官方界定的六大类严重精神障碍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委的规范,以下六类被列为需重点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需按病情级别上报并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1. 精神分裂症
特征: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维度失调为核心,伴随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或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病程迁延,高复发率和致残率。
2. 分裂情感性障碍
特征:同时存在精神分裂症症状(如妄想、幻觉)和情感障碍(如躁狂或抑郁发作),两种症状需在同期显著出现。
3. 偏执性精神障碍
特征:以系统性妄想为主(如被害、嫉妒妄想),症状持久且逻辑严密,较少伴随幻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4. 双相情感障碍
特征: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情绪极端波动,需长期服药控制,复发风险高。
5.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特征:癫痫发作前后或间歇期出现的精神症状,如意识模糊、攻击行为等,需结合抗癫痫与抗精神病治疗。
6. 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特征:智力低下基础上合并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行为异常),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补充说明
其他分类体系:国际通用的DSM-5和ICD-11对精神障碍的分类更为细致(如焦虑障碍、强迫症等),但上述六类是中国基于公共卫生管理需求特别划定的重点疾病。
轻型与重型区分:轻型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强迫症)通常不包含在六大类中,因其社会危害性和治疗难度较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疾病的诊断标准或治疗建议,可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官方指南或专业医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