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_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遁地八字网
2025-04-17 14:45:44
浏览:11次
遁地八字网算命网
班会主题
“传承文化基因,创新青春担当——大学生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班会目标

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如儒家思想、诗词书画、传统节日等)及其当代价值。
2.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传承使命意识。

3. 实践目标:引导学生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将文化传承融入学习与生活。
二、班会流程设计
1. 开场:文化体验破冰(10分钟)
形式:播放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短视频(如国潮动画、非遗技艺展示)。
互动:设置“传统文化快问快答”,例如:“《兰亭序》的作者是谁?”“端午节习俗有哪些?”通过抢答活跃气氛。
2. 知识讲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15分钟)
内容:
核心精神:阐释“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结合《论语》《道德经》经典语句解读。
载体形式:列举书法、戏曲、节庆、中医等代表性文化符号,强调其美学与思想价值。
当代意义:分析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作用,如“和谐”与生态文明、“诚信”与市场经济。
3. 互动讨论:大学生传承困境与突破(20分钟)
案例讨论:
情境1:某高校要求学生每日向孔子像行礼,却引发形式主义争议。引导学生思考“礼仪传承如何避免表面化?”
情境2:汉服社活动吸引众多学生,但部分人仅追求服饰美观,忽略文化内涵。探讨“如何深化文化体验?”
分组任务:每组提出一个校园文化创新方案(如“AI修复古籍”“传统节日剧本杀”)。
4. 实践行动指南:大学生弘扬路径(15分钟)
路径一:深耕学习,夯实文化根基
选修《中华文化导论》等课程,参与国学讲座、经典诵读活动。
加入学术社团,研究地域文化(如敦煌艺术、徽派建筑)。
路径二:创新传播,活化传统文化
利用新媒体创作:拍摄非遗技艺短视频、设计传统文化表情包。
开发文创产品:结合专业设计国潮文具、传统纹样周边。
路径三:实践参与,担当社会责任
志愿活动:参与社区非遗工坊教学、博物馆讲解。
国际交流:在留学生活动中展示书法、茶道,讲好中国故事。
5. 总结升华:文化使命与青春担当(10分钟)
教师寄语:引用校领导讲话:“以专业为依托,在体育、科技、艺术中注入文化基因”,强调文化自信与创新融合。
行动倡议:全体学生签署《文化传承承诺书》,承诺每年至少参与一项传统文化实践项目。
三、班会延伸活动
1. 文化实践周:组织“传统手工艺工作坊”(如剪纸、篆刻),或开展“红色地标寻访”活动。
2. 成果展示:举办班级文化创新成果展,优秀方案推荐至校级比赛。
四、引用资源
传统文化理论框架:
实践案例与活动设计:
创新传播方法:
通过这场主题班会,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更能转化为实际行动,成为文化传承的“青春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