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护、育、种、治、用、管
这八个字代表了不同层面的治理措施,具体含义如下:
1. 封(封育保护)
对沙化严重区域实行封禁,禁止人类活动(如放牧、开垦),促进植被自然恢复。
2. 禁(禁止破坏)
严禁滥砍滥伐、过度放牧等破坏生态的行为,从源头减少沙化诱因。
3. 护(保护现有植被)
加强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防止进一步退化。
4. 育(培育恢复)
通过人工辅助措施(如补播、灌溉)加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
5. 种(植树种草)
因地制宜种植耐旱固沙植物(如梭梭、沙柳),构建人工防护体系。
6. 治(工程治理)
结合沙障、草方格等工程措施,固定流沙,改善地表条件。
7. 用(合理利用)
科学开发沙区资源(如沙产业、生态旅游),促进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8. 管(加强管理)
完善政策法规,落实责任机制,确保治理措施长效化。
应用场景:这一方针广泛应用于北方防沙带、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尤其在荒漠化防治和沙尘暴治理中成效显著,体现了“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治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