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2024年启动的“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旨在通过挖掘、解码和转化传统文化基因,赋能文旅产业与文化事业,打造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文化标识。以下是该工程的核心内容与阶段性成果的梳理:
一、总体目标与框架
根据《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6年)》,计划到2026年实现以下目标:
1. 建成浙江文化基因库,绘制数字化文化基因图谱,通过可视化手段展示文化发展脉络。
2. 培育10个现象级省域文化标识,涵盖良渚文化、宋韵文化、阳明文化等十大方向,每个标识需完成“6个一”任务(专题研究、三年行动计划、解码报告等)。
3. 打造100个标志性激活项目,覆盖浙籍名人、浙风古韵、浙里畅游等八大领域,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化等。
二、核心任务与实施路径
1. 文化基因解码与激活结合
2. 八大领域与八大行动
3. 创新技术驱动
三、标志性项目培育成果(部分)
目前已公布两批培育名单,代表性项目包括:
1. 浙传典籍领域:文澜阁“书阁一体”展陈、浙江省历史文献数据库、鱼鳞册活化利用(兰溪市)。
2. 浙风古韵领域:台州乱弹保护活化、婺剧复排抢救计划、瓯剧《琵琶记》复排。
3. 浙里畅游领域:兰亭书法文化提升、吴越文化博物馆建设、径山禅茶文旅线路。
4. 浙地臻品领域:龙泉青瓷“不灭窑火”迭代项目、东阳木雕游线打造、红帮服饰产业化。
四、创新机制与保障
五、未来方向
工程将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现代生活”的融合路径,例如:
通过以上措施,浙江正逐步实现从“何为浙江”的文化溯源到“浙江何为”的价值转化,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提供省域范例。如需具体项目名单或政策细则,可参考浙江省文旅厅官网及公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