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玄空风水

今天

风水检索

【郑重声明:本网站的主要内容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东西方的民俗文化,并非严谨的科学研究成果。仅供娱乐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瑶族文化遗产列入非遗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达摩居 2025-04-17 14:04:32 浏览:5次 达摩居算命网

瑶族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个代表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是瑶族主要文化遗产的非遗名录概况: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瑶族盘王节

瑶族文化遗产列入非遗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简介:盘王节是瑶族纪念始祖盘瓠的传统节日,包含祭祀仪式、歌舞表演(如长鼓舞)和民俗活动。传说起源于盘王为保护族人牺牲,后人以长鼓舞蹈和祭祀活动纪念他。
  • 列入时间: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 分布:广西金秀、贺州等地,尤以金秀瑶族自治县最为典型,被称为“世界瑶都”。
  • 2. 瑶族长鼓舞

  • 简介:长鼓舞是瑶族传统舞蹈,源于祭盘王仪式,表演形式多样,分“文打”“武打”等,动作粗犷且充满想象力。不同地区风格各异,如广西富川的“芦笙长鼓舞”融合苗族芦笙舞元素,广东连南的长鼓舞则属广场性喜庆舞蹈。
  • 列入时间: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遗)。
  • 联合申报:广西富川、湖南江华、广东连南三地联合申报。
  • 3. 瑶族服饰

  • 简介:瑶族服饰以刺绣、银饰为特色,不同支系(如盘瑶、布努瑶)的服饰风格各异,承载着瑶族历史与文化认同。
  • 列入时间: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 4. 瑶族耍歌堂

  • 简介:瑶族大型文化活动,集祭祀、歌舞、竞技于一体,通常在农历十月十六举行,展现排瑶的宗教信仰和民俗艺术。
  • 列入时间: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遗)。
  • 分布: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
  • 5. 茶俗(瑶族油茶习俗)

  • 简介:恭城瑶族油茶是传统饮食文化,具有驱湿健胃功效,制作过程需捶打茶叶、生姜等原料,形成独特风味。
  • 列入时间:2021年(第五批国家级非遗),2022年升格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 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1. 茶俗(瑶族油茶习俗)

  • 简介: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的一部分,瑶族油茶习俗于2022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展现了瑶族饮食文化与生态智慧。
  • 三、省级及其他重要非遗项目

    1. 瑶族祝著节

  • 简介:布努瑶的传统节日(又称瑶年),包含祭祀、对歌、竞技等活动,核心为纪念创世祖母密洛陀。
  • 级别:2007年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遗。
  • 2. 瑶族小长鼓舞

  • 简介:广东连山过山瑶的特色舞蹈,动作细腻含蓄,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
  • 3. 瑶族婚俗

  • 简介:排瑶婚俗包含订婚、接亲等仪式,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
  • 4. 瑶族蝴蝶歌

  • 简介:富川瑶族的传统多声部民歌,2008年列入国家级扩展名录。
  • 四、保护与传承挑战

    瑶族非遗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 传承危机:如长鼓舞制鼓艺人减少,祝著节因人口外流面临断代。
  • 保护措施:多地通过建立生态保护区、举办节庆活动(如盘王节、耍歌堂),并推动非遗与旅游、扶贫结合。
  • 扩展信息

  • 瑶族分支与非遗多样性:瑶族分为盘瑶、布努瑶、茶山瑶等支系,非遗项目因支系和地域差异呈现丰富性(如富川芦笙长鼓舞与连南排瑶长鼓舞)。
  • 地方名录:如广西贺州、广东清远等地持续将瑶族医药、传统技艺(如瑶族药酒、刺绣)纳入县级非遗。
  • 如需了解具体项目的详细分布或传承人信息,可查阅相关非遗数据库或地方公示文件。

    八字命运精批

    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