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概论伍国栋重点笔记—艺术概论重点知识笔记
编辑:达摩居
2025-04-17 15:27:12
浏览:6次
达摩居算命网
1. 学科定义与研究对象
学科定义:民族音乐学以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分析音乐类型的形态特征、生存规律及文化特质。
研究对象:传统音乐(如民歌、器乐、戏曲等),强调其文化传承性和民族性。
学科性质:兼具音乐学与人类学特点,注重“田野作业”(实地调查)。
2. 核心方法论
价值观:从社会共同体的需求角度评价音乐现象。
主体观:关注音乐实践者(人)与音乐活动的关系。
时空观:强调音乐的时间性、空间性及其文化语境。
田野工作:
类型:微观考察(个案研究)与宏观考察(区域/民族音乐志)。
操作:包括乐志性质(实录)与乐论性质(论证)的考察。
技术:录音、录像、访谈记录等。
3. 学科发展脉络
西方起源:从“比较音乐学”到“民族音乐学”,受人类学影响。
中国本土化:
20世纪80年代学科界定讨论后,结合传统音乐研究形成中国特色。
王光祈、杨荫浏等学者奠定基础,伍国栋总结方法论体系。
4. 关键章节与理论

方法论观念(第三章):价值观、主体观、网络观等构成分析框架。
实地调查(第四章):历史经验(如中国采风传统)、操作步骤与资料储存。
描述与解释(第五章):结合音乐形态描述与文化意义阐释。
艺术概论重点知识笔记
1. 艺术本质的学说

客观精神说:
柏拉图“理念世界”论,艺术是理念的模仿。
黑格尔“绝对精神”,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主观精神说:
康德强调艺术与游戏的自由性,尼采以“日神/酒神精神”象征艺术本质。
中国文论中“抒情言志”传统。
2. 艺术形式与分类
形式分类: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戏剧)、文学艺术(诗歌)。
风格流派:古典主义(理性)、浪漫主义(情感)、现代主义(创新)。
3. 艺术功能与价值
审美功能:提升审美能力,如音乐的旋律美、绘画的色彩美。
社会功能:反映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促进文化认同。
教育功能:通过艺术实践培养创造力(如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
4. 艺术鉴赏与批评
鉴赏方法:结合形式分析(如构图、色彩)与内涵解读(如象征意义)。
批评原则:需引用理论框架(如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具体例证。
参考资料整合建议
民族音乐学:结合伍国栋著作及田野工作案例。
艺术概论:参考艺术本质理论与分类实例。
对比学习:将民族音乐学的“田野作业”与艺术批评的“鉴赏方法”结合,理解跨学科研究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