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棋盘与棋具
1. 棋盘结构
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线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横向略短(约2.4厘米×2.3厘米)。棋盘上标有9个星位,中央的星位称为“天元”。
2. 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正式比赛黑子181颗,白子180颗,形状为扁圆形。
二、对局流程
1. 开局
采用“猜先”确定先后手:高段位者握白子,低段位者猜单双数,猜中者执黑先行。若段位相同,则由年长者握子。
2. 行棋规则
三、核心规则与概念
1. 气与提子
2. 禁着点
若落子后己方棋子无气且无法提对方棋子,该点禁止落子。
3. 劫争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如“打劫”时需隔一手再回提)。
4. 活棋与死棋
四、胜负计算
1. 数子法(中国规则)
2. 终局条件
五、围棋的文化内涵
1. 历史渊源
围棋起源于中国,距今约4000年,春秋时期已有明确记载,后传入日韩,成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2. 哲学意义
3. 国际影响
现代围棋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中国规则(数子法)与日韩规则(数目法)并存,国际赛事如应氏杯、三星杯等推动全球化。
六、现代发展
围棋规则看似简单,但策略复杂度极高,兼具竞技性与艺术性。其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博弈本身,更在于承载的东方智慧与哲学思想。从古至今,围棋始终是智力与修养的双重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