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有哪些级别 非遗中心主任什么级别
编辑:达摩居
2025-04-17 15:11:45
浏览:4次
达摩居算命网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根据保护体系和行政层级划分为四级:
1. 国家级
代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项目,由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截至2023年12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如京剧、端午节等。
申报流程严格,需逐级审核,通常需先列入省级名录,再向国家级申报。
2. 省级
在省域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项目,如江苏省的扬州评话、浙江省的杭州织锦等。
资源支持少于国家级,但保护力度仍较大。
3. 市级
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项目,如天津泥人张、潍坊风筝等。
资源和支持进一步减少,需通过县级申报后逐级晋升。
4. 县级
在县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如高邮市的木版年画等。
保护资源最少,但构成非遗保护体系的基础层级。
补充说明:
四级体系旨在实现分层保护,国家级侧重“抢救性保护”,地方层级注重传承与传播。
截至2025年,中国有44项非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一。
二、非遗中心主任的行政级别
非遗中心的行政级别与其所属的行政层级直接相关:
1. 国家级非遗中心主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为正局级(厅局级)。例如,原主任王福州(正局级)因涉嫌受贿被逮捕。
2. 省级非遗中心主任
一般为处级或副厅级。例如,湖北省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为副处级;四川省文旅厅非遗主任为“主管级别”,对应处级。
3. 市级非遗中心主任
通常为科级或副处级,具体因地区而异。例如,准格尔旗(县级行政区)非遗中心主任张强属于旗县级科级。
4. 县级非遗中心主任
一般为股级或科级。例如,县非遗中心主任多为主管级别,负责县域内的非遗保护统筹工作。
特别说明:

部分非遗中心为事业单位,其级别可能根据隶属关系调整。例如,山西省非遗中心作为省级机构,其主任由省文旅厅任命,级别通常为处级。
非遗级别: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逐级申报,资源逐级递减。
非遗中心主任级别:与行政层级挂钩,国家级正局级,省级处级,县级科级。
如需更详细的项目列表或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