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齐鲁文化与黄河文化在中华经典诵读中的融合与实践,结合当前政策导向和活动案例,以下是综合梳理与分析:
一、政策与赛事组织
1. 国家级赛事引领
山东省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连续多年举办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2025年第七届大赛以“典耀中华,赓续文脉”为主题,分设诵读、书写、讲解、篆刻四大赛项,重点突出齐鲁文化、黄河文化的传承。山东省教育厅主办“诵读中国”和“笔墨中国”两大赛项,鼓励师生围绕黄河文化经典进行创作。
2. 省级特色活动
2023年山东省黄河文化经典诵读课例评选大赛中,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等高校教师凭借《黄河颂》《黄河一掬》等作品获奖,体现了高校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对黄河文化的深度挖掘。2024年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经典诵读大会启动,跨省联动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二、文化融合与创新实践
1. 经典诵读与地方文化结合
2. 创新传播形式
三、教育实践与社会影响
1. 以赛促教,深化课程改革
高校通过赛事推动教学改革,如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类与视频微课类作品,将黄河精神融入课堂。
2. 全年龄段参与与社会普及
四、核心价值与未来方向
1. 文化自信与精神传承
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诠释黄河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家国情怀等精神,如《黄河大合唱》的现代演绎,强化民族认同感。
2. 跨区域合作与国际化传播
五、典型活动案例(近期动态)
齐鲁文化与黄河文化在经典诵读中的融合,既依托政策支持和赛事驱动,也通过创新形式与跨领域合作实现活化传承。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扩大国际传播,让经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如需获取具体赛事通知或获奖名单,可访问山东省教育厅官网或相关高校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