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多样性
1. 表现
2. 意义
3. 态度与原则
二、文化传播
1. 途径
2. 手段
3. 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表现形式
2. 特点
3.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四、文化创新
1. 源泉与动力
2. 途径
3. 意义
五、思维导图框架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文化多样性
│ ├─ 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
│ ├─ 意义: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繁荣
│ └─ 态度:认同与尊重,遵循平等原则
├─ 文化传播
│ ├─ 途径:商贸、迁徙、教育
│ └─ 手段:大众传媒(网络、电视)
├─ 传统文化
│ ├─ 形式:习俗、建筑、文艺、思想
│ ├─ 特点:稳定性、民族性
│ └─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文化继承与发展
│ ├─ 关系:继承→发展→创新
│ └─ 影响因素:生产力、科技、教育
└─ 文化创新
├─ 源泉:社会实践
├─ 途径:立足传统、面向世界
└─ 意义: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文化自信
高频考点与易错点
1.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侧重人文价值(如敦煌莫高窟),自然遗产侧重自然景观(如九寨沟)。
2. 文化多样性≠文化趋同:尊重差异,反对全盘西化或盲目排外。
3. 创新≠抛弃传统:需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传统神话)。
结合真题训练时,可参考的例题,如分析“岁朝图”如何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