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进程遭遇文明冲突与治理困境的当下,中国台州连续四年举办的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以“和合共生”为核心理念,搭建起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平台。从2021年首届论坛聚焦“和合文化与共同发展”,到2024年以“和合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主题深化探讨,这场国际文化交流盛事已吸引超过60个国家近千名政要学者参与,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实践。论坛不仅将天台山儒释道三教圆融的哲学智慧转化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文化方案,更通过理论建构、实践探索、产业转化等多维路径,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治理智慧。
历史溯源与时代定位
作为中华和合文化的标志性载体,台州天台山的文化基因成为论坛的立论根基。自唐代寒山、拾得“和合二圣”传说肇始,天台山便以儒释道三教共生的独特生态,孕育出“圆融无碍”的思想体系。这种文化特质在当代被提炼为“家庭和乐、社会和谐、文明和合”的三重维度,成为台州打造国际传播基地的核心资源。论坛组委会通过设立和合文化研究院、编纂《和合文化关键词》中英文版、拍摄《和合》纪录片等系统性工程,将地方性知识升华为普适性价值,构建起从文化符号到理论体系的完整链条。
论坛的机制化发展印证了其战略定位。2023年论坛恰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博科娃指出,和合文化倡导的多边主义与古丝绸之路精神高度契合。至2024年第四届论坛,已形成“主论坛+五大分论坛+文旅签约+国际传播”的立体架构,签约文旅项目总额达54.8亿元,创建起文化价值向经济动能转化的创新模式。这种从学术研讨到产业落地的跨越,体现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当代实践。
哲学内核与全球价值
张立文教授提出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大原理,构成了论坛的理论基石。这种思想在2024年论坛中得到深化拓展,埃及前总理沙拉夫强调,和合文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在于“主权平等、民主治理、合作共赢”三重原则。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则从现实维度补充,面对地缘冲突加剧的全球变局,和合文化中的“友爱思想”能为化解文明对立提供方法论。
论坛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阐释具有创新性。联合国前副秘书长索尔海姆在2024年分论坛中指出,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生态治理共同体”的新范式。这种将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思路,在台州“蓝色循环”海洋塑料治理等实践案例中得到印证,形成文化理念引领技术创新的独特路径。法国前议员陈文雄更从文明互鉴角度提出,和合文化的“守中致和”思维,恰是破解“文明优越论”的思想密钥。
实践路径与国际影响
论坛创造的“文化+”模式开辟了多元实践场景。在文旅融合方面,寒山文化产业园、橘神岭微度假综合体等9个签约项目,将“和合美学”注入空间设计,打造出“诗路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样板。数字经济领域,台州通过“城市大脑”建设,将和合理念转化为智慧社区治理方案,阿根廷卢汉市代表惊叹这种“数字翅膀”赋能的城市管理模式。这些实践印证了李跃旗书记所言:“和合文化既要写在典籍里,更要活在百姓生活与城市发展中”。
国际传播网络的构建彰显文化软实力。论坛独创的“和合海外驿站”已在14国设立,通过常态化举办文化沙龙、非遗展演等活动,形成“在地化传播”新模式。2024年授予埃及前总理沙拉夫等三人“和合文化传播大使”称号,标志着传播主体从主导向多元参与的转变。美国韦恩堡市代表在考察泰隆银行“和合·共富厅堂”后,将小微企业扶持模式称为“东方普惠金融的活态样本”,这种具象化的文化载体,增强了国际认同的深度与广度。
文明互鉴的未来图景
面对百年变局的挑战,论坛正在孕育新的理论生长点。王文序部长提出的“和合三径”——文明包容互鉴之道、各国互利共赢之路、安全治理破题之法,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青年学者在2023年发布的《“和合世界”全球倡议》中,特别强调数字时代跨文化对话的“Z世代表达”,提议开发虚拟现实文化体验项目。这些探索预示着和合文化研究将从哲学思辨向技术赋能的维度延伸。
未来的发展需着力于三个层面:在理论层面,应加强“和合学”与西方对话理论的比较研究,如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互鉴;在实践层面,可探索建立“和合文化国际创新中心”,聚焦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议题;在传播层面,需构建“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转换机制,通过《寒山诗》多语种出版等载体增强文化感染力。正如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所言:“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这场持续四年的文明对话实践证明,和合文化既是中国智慧的结晶,更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从天台山的文化地标到横跨五大洲的传播网络,从典籍中的哲学概念到54.8亿元的产业实绩,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正在书写文明互鉴的当代篇章。当希腊友城代表在葭沚老街的烟雨中读懂“万物和合而生”的刺绣意象,当阿根廷学者在数字馆的科技交互中感知“天人合一”的现代演绎,中华文化为破解文明冲突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启迪智慧的思维密钥。这种开放包容的文明观,或许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深沉的力量。